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长城宝马新能源汽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长城宝马新能源汽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德国宝马在华布局新能源市场,为何不叫长城宝马而叫做光束汽车呢?
这个很简单,宝马来干新能源就是应对双积分政策,宝马在新能源汽车上并没有技术优势,也就是说宝马新能源后期口碑,质量,稳定性都不乐观,为了不影响宝马品牌的美誉度,就鼓捣出这个品牌
长城汽车和宝马集团的合资项目已经签订合同了吗?
最近,关于特斯拉是否国产,国产后价格到底会不会降低的***一直是一波三折,未有定论。而新能源汽车的另外一件大事却已经尘埃落定,那就是长城汽车和宝马集团的新能源合资项目。
2018年7月10日,德国柏林。在中德***高层领导的见证下,长城汽车和宝马集团正式签署了合资经营合同。请注意,这里是签署的合同,而不是备忘录。所以,这就标志着长城汽车和宝马的合资项目已经板上钉钉,已成为实锤。
发力新能源 长城暗度陈仓
是的,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在公开场合强调过,如果长城汽车的SUV不做到世界前列,长城汽车就不会再考虑做轿车。但是,大家不要曲解了这句话的含义。不做轿车,并不等于不做新能源车。
一方面,长城汽车专注于SUV,哈弗品牌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的SUV知名品牌,紧接着又推出了豪华SUV品牌WEY,以及WEY 新能源SUV。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WEY品牌月销量已经过万,已经初步取得了成功。
另一方面,面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不断加快的市场步伐,长城汽车早就陈仓暗度。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领域,如电机、电控、动力电池等都有所布局,已经建成电芯、机理分析、PACK、BMS试制试验室以及电池试制车间、试验中心、分析中心等。此外,长城汽车在韩国京畿道城南市和奥地利下奥地利州建立了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利用国际一流人才***与国内协同开发先行技术。
长城汽车表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我国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旨在建设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长城汽车与宝马集团的合作是对国家新能源产业的优化升级的有力响应。
合资公司规划了标准年产能16万辆的国际先进整车工厂——这是宝马集团在全球范围内首个纯电动车合资项目,也是长城新能源汽车迈向国际化的桥头堡。
可见,在SUV力争做到国际一流、全球前三的情势下,长城早就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
因此,此次合作,无论对宝马的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还是对长城的国际化战略都是强有力的补充,是实力派的强强联合。未来,通过双方在品牌建设、管理体系、生产制造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必将打开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加快双方的全球化进程和新能源发展步伐。
放眼全世界 魏建军成竹在胸
长城汽车的SUV和皮卡,不仅国内销量遥遥领先,也一直出口国外,并寻求在亚欧非等地建厂。
同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长城汽车和宝马集团的合资,一开始就高屋建瓴,并放在一个全新的高度,那就是实现全球销售。
在长城汽车发布的新闻通稿中可以看到,合资公司将整合股东双方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面向全球市场开发新一代纯电动汽车。
在哈弗和WEY在SUV领域如鱼得水的态势下,魏建军对合资新能源项目进军全球市场胸有成竹。
从合同签署后,官方发布的消息中我们可以看到,长城是全球知名SUV制造企业,对中国汽车本土市场具有深刻的把握,对国际市场有深远的布局。长城于2003年、2011年分别在香港H股和国内A股上市,截止2017年底资产总计达1105.47亿元。目前,旗下拥有哈弗、长城、WEY和欧拉四个品牌,2016年、2017年全年销量均超过百万辆,拥有丰富的整车研发、生产、经营***,在传统动力及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
宝马是全世界知名的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商之一,拥有百年造车历史,旗下拥有BMW、MINI、Rolls-Royce和BMW Motorrad四个品牌;同时提供汽车金融和高档出行服务。
目前可以得知的是,长城汽车拥有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欧拉。而宝马与长城合资,将打造MINI电动车品牌。据外媒报道,这家合资企业取名光束汽车有限公司(Spotlight Automotive Limited),未来还将为长城汽车打造电动汽车。
双方签署的合同中规定,长城宝马建立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新公司命名为光束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7亿人民币,注册地址为江苏省张家港市,投资总额达51亿元人民币。
因此,这家名为光束的新能源汽车工厂,今后不仅要生产销售宝马MINI电动车,也将生产销售长城欧拉电动车。
写在最后
一直以“每天进步一点点”为企业发展理念的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终于走向了高起点的全球化发展轨道。
首先,长城宝马合作,是建立在多轮沟通,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商业合作,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趋势,也符合社会对于节能、环保、高效的新能源汽车需求。
其次,长城和宝马的合资,是和很多国有大型汽车集团一样,拥有50:50的股比,而且公司董事会由六名成员组成,其中董事长由长城委派,副董事长由宝马委派,董事任期四年。
由此可见,长城宝马合资形成的“光束”,是平等的,共赢的,未来必将照亮全球更多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上空。
宝马为何选择与长城合资生产MINI电动车,而不是比亚迪?
宝马为何选择与长城合资生产MINI电动车,而不是比亚迪,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
一是比亚迪主打的是电动车,比亚迪的中低档电动车在国内电动车市场上已经形成气候,没有与宝马合作电动车的动力。
二是宝马看中的是中国电动车的巨大市场需求,电动车在中国只能是从中低档产品入手才能迅速占领市场,比亚迪已经获得了***支持和补贴,再与比亚迪合作也不可能得到***的补贴,宝马进军中国电动车市场,竞争对手是比亚迪。
三是长城没有发展电动车,过去主要是依靠传统汽车的中低档车占领国内市场,现在长城国内的中低档汽车市场随着中国汽车高价保护政策的消失,逐渐失去了在传统汽车的竞争力,随着中国汽车行业垄断的打破,中国传统汽车的暴利时代结束了,中国传统汽车产业的过剩时代到来了,长城原来在传统汽车产业的优势失去了,长城要想突破发展瓶颈,只能借希望与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的发展未来是美好的,但是如何发展,长城并不清楚。宝马是在传统中高档汽车中国市场的最大受益者,宝马当然知道中国未来电动汽车的巨大市场,宝马与长城合作就成为了双方的共识,就成了双方认为的最佳选择,宝马有品牌和技术,长城有渠道和市场,理论上双方的合作是合理的。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谢谢您们的支持。
2018年7月10日,长城与宝马在德国柏林正式签约成立合资公司光束汽车。作为国内SUV的领导者,长城在纯电动领域的建树较少,旗下的新能源品牌欧拉,显然难以担负冲击高端新能源市场的重任。在这种情况下,与宝马合作生产电动MINI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那么,究竟光束汽车能否突出重围?在主推纯电产品以外,还能为两大车企带来什么?
早已芳心暗许,未来寄予厚望
长城和宝马的这次合作,实际上早在2016年4月18日双方便已签署了保密协议。直到2018年2月才正式合作意向书,并最终确认由长城与宝马各自出资50%,投资总额51亿元。到了2018年7月10日,长城与宝马才在德国柏林正式签约成立合资公司光束汽车,并将在江苏省建立一个先进的全新生产基地,拥有年产能16万辆,未来可扩充至25万辆。
至于这个合资公司为何取名“光束汽车”。长城和宝马都表示一方面是想通过成立独立品牌来进行新能源产品的运营,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双方合作的未来如光束一般是光明且富有正能量的。由此看来,双方对于此次合作都是寄予厚望。
首款产品亮眼,主打高端精品
产品方面,光束汽车未来生产的首款车型很有可能是基于MINI延伸而来的纯电SUV车型,在具备低耗能、大空间和轻量化等优势的同时,续航里程还有可能突破500km,预计将在2021年上市。同时其他的国产纯电MINI产品也将随后推出。
由于是带有豪华品牌影响力的原因,光束汽车未来应该是主打高端新能源市场,走精品路线。这也是为了与长城自家的欧拉区分开来。销售渠道方面,光束汽车的产品在初期将会与长城混合销售,同时建立品牌形象店进行推广。而国产MINI将继续走宝马的销售渠道,且***出口海外。
降低积分压力,共同达成双赢
长城和宝马的这次合作能为双方带来什么?相信这也是业界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目前来看,最直观的应该就是降低双积分政策带来的压力。特别是由于长城自身丰富产品线和羸弱的新能源市场表现,光束汽车带来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而对于宝马来说,虽然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布局新能源,但实际收获也是相当微小。双方的合作除了依靠各自的品牌优势以外,缓解政策压力和联手进军新能源市场或许才是促成联姻的主要原因。
总结:无论如何,对于宝马和长城来说,这次合作可谓是双赢局面。依靠长城对于中国市场的认识,宝马可以更好地进行产品本土化,进一步实现其全球布局。反过来,长城也可以依靠宝马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互补,实现冲击高端市场的目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长城宝马新能源汽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长城宝马新能源汽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